什么叫“比象取类”

网上有关“什么叫“比象取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叫“比象取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五行学说是一种哲学、或者是一个科学理念。五行学说的主要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自古中医学和哲学就是不可分割的,中医学更借助五行的形象比喻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把人体各个部分做出分类与排列,从而更加浅显地揭示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各个组织之间的关联。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天人相应”,五行学说则把人体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从而说明人体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是按什么划分的?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所谓五行学说,即是古人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为代表来归类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和推演事物之间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五行学说亦是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五行学说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自然界各个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情:喜、乐、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智等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成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生克中,并不只存在顺克,如旺克衰,强克弱,有时也会出现逆克,衰克旺,弱克强的现象。即;土旺木衰,木受水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叫反侮。从季节而言,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而在每个季节之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后十八天,则是属于四季土。方位分为东南西北中,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气候分为风寒暑湿燥,风属木,寒属水,暑属火,湿属土,燥属金。颜色分为青红黄白黑,青属木,红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其他颜色亦不过是青红黄白黑的变奏。味道分为酸苦甘辛咸,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人体分为五脏五腑,五脏是心、肝、肺、脾、肾,五腑是小肠、大肠、胃、胆、膀胱,心和小肠属火,肺和大肠属金,脾和胃属土,肝和胆属木,肾和膀胱属水。 情绪分为怒喜思悲恐,其中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中医学很早就从唯物辩证的观点出发,明确地把五行学说作为宇宙的普遍规律来看待,认为宇宙的运动变化,都不能脱离五行的规律。根据五行学说的观点,古人认为宇宙自然界都是由这五种属性的物质所构成,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属性物质进行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同样受到了五行学说的极其深刻的影响,因之同阴阳学说一样亦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答案补充阴阳源於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以五行配五脏对五行学说的内容有了详尽的记载,但这里记载的五行学说是否就是真正的五行学说呢?它是如何起源的呢?长期以来,历代医学家由于儒家尊师重教的思想的影响,既对五行学说的起源没有明确的答案,又对五行学说的内容只知继承《黄帝内经》的记载,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对五行学说的内容都是通过五角星图形来解释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

举例说明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五行概述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於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著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1)五行属性及归类方法

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在医学方面则籍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原始的五行物质元素说,上升为五行学说之后,基本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指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说,木具有生发、条达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为此,根据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类"方法,便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以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

答案: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是五行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归类的依据是五行的特性。五行学说主要运用了取象类比法和推演法对事物属性进行归类。所谓取象类比法是通过观察而获得所要认知的事物的感性形象、外在表象和功能状态,与五行的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如果两者相同或者相似,于是就归纳于五行的同一类事物中。如东方为日出之地,充满生机,与木的升发、生长特性类似,故东方属木;南方气候炎热,植被茂盛,与火的温热、升腾特性相似,故南方属火;西方是日落之地,气候凉爽而干燥,万物凋落,与金的肃杀之性相似,故西方属金;北方气候寒冷,无霜期短,虫类蛰藏时间长,与水的寒凉、向下、静藏特性相似,故北方属水等。自然界的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均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归类。五行学说还应用推演法,进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这一方法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通过间接的方法推求未知事物的属性,对人体进行归类认识时就主要采用这一方法,如肝气升发向上,类似于木的特性,故肝属木。但肝又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在志为怒,所以与肝有关的筋、目、爪、泪、怒均可归类于五行属性中的“木”。心、脾、肺、肾系统均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属性归类。

关于“什么叫“比象取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郜梓淇]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k54.com/shiga/12714.html

(10)
郜梓淇的头像郜梓淇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郜梓淇的头像
    郜梓淇 2025年09月23日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郜梓淇”

  • 郜梓淇
    郜梓淇 2025年09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什么叫“比象取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叫“比象取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五行学说是一种...

  • 郜梓淇
    用户092304 2025年09月23日

    文章不错《什么叫“比象取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