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科学种田是怎么理解的

网上有关“农民对科学种田是怎么理解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农民对科学种田是怎么理解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样进行科学种田:

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生产条件、经济条件、栽培水平及病虫害发生危害等情况,选用经过审定,经过试验示范适宜当地种植,抗病虫能力强、抗倒、分蘖强、成穗率高、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

2. 培育壮秧

培育壮秧是水稻增产的关健技术措施之一。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壮秧应以肥培土、以土保苗。在水稻育秧上应大力推广应用旱地育秧技术,旱育秧具有早生快发,无明显的返青期,有效分蘖率高,抗性强,结实率高等特点。旱育秧苗床要多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2.1壮秧标准

根:根系发达、粗短、白、无黑根。苗:基部粗扁、苗健叶绿,叶片上冲不披散。生长旺盛,群体整齐一致,个体差异小,苗体有弹性,叶片宽挺健、叶鞘短、假茎粗扁,到秧龄30天达到3个以上分蘖。叶色深绿,绿叶多,黄、枯叶少,苗高适中,无病虫。

2.2播种

2.2.1 种子准备

选购经过审定,经过试验示范适宜当地种植,抗病虫、抗倒、分蘖强、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

2.2.2 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秧苗床地。提早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按1.5 -1.6米 理墒,沟深 30厘米 ,厢高 15厘米 ;按每亩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00 -2000公斤 、普钙 50公斤 、钾肥5 -8公斤 作底肥,提前20天左右将农家肥与普钙需充分混合堆沤发酵,施肥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平整墒面等待播种。

2.2.3 浸种催芽

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2天,再用3%的多菌灵药液浸泡12小时,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一般要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4次。3天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 -60℃ 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0 -35℃ ,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温至20℃ 左右,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芽1天后即可播种。

2.2.4 播种

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当气温稳定通过 10℃ 以上既即可播种。

播种:稻种做到稀密均匀,每亩苗床播种10 -12公斤 为宜。播种后搭棚盖膜,保温保湿,防止由低温引发的烂芽烂秧,减少生产损失。

2.2.5 苗床管理

除草:水稻播种后,当苗床出现杂草要及时除草,除草采用人工轻轻拔除杂草,防止伤及稻苗。

水肥管理:播种到2叶期保持苗床土湿润,2叶期后要控水降湿防病。当苗床出现土干发白或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或秧苗开始卷叶时,应在早、晚揭膜灌水,遇高温天气中午揭膜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在2叶期每亩施尿素 5公斤 作断奶肥、促进生长健壮;在4叶期每亩施尿素7-8公斤、钾肥2-3公斤促进分蘖;在4.5-5叶期进行炼苗,准备移栽,移栽前3-4天每亩施尿素1.5-2公斤作送嫁肥。

病虫防治:在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农药防治苗期病虫害,防止病虫害传入大田,减少大田病虫害的发生率。

3.移栽

3.1粗细整田、施足底肥

在水稻收后及时翻犁,翻埋残茬,栽前再进行犁耙。精细整田,达到田面平整,做到“灌水棵棵青、排水田 无水”。 底肥坚持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栽前结合稻田翻犁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结合耙田亩施普钙40-50公斤、钾肥8-10公斤作底肥。

3.2适时炼苗,适当早载

旱育秧宜适当早栽,宜栽中偏小苗,以秧龄30天左右,秧苗长至5-6叶期移栽为宜,因旱育秧根系发达,秧苗过大,在起苗时易造成根系损伤。

3.3合理密植

根据稻田肥力的高低,确定移栽密度,移栽时视秧苗分蘖情况,每窝栽带蘖苗1-2苗。

4.田间管理

4.1追肥

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钾肥4-5公斤、硫酸锌1.5公斤作追肥。在移栽后10天左右追施提苗肥,促进有效分蘖,占总追肥量的30-35%;在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占总追肥量的65-70%,以提高结实率及促进籽粒饱满。

4.2合理灌水

在水稻生长期间为促进根系生长良好,增强吸收能力,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水的管理上,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分蘖期要求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宜适当晒田控蘖,减少无效分蘖,增加通透性,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晒田控蘖时不宜重晒;干旱季节,要抗旱灌水,以免脱水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湿壮籽;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以免稻谷浸泡在水中影响米质。

5.病虫害防治

5.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虫害有:稻飞虱、稻螟、粘虫、稻负泥虫等。

5.2防治措施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种植抗病虫品种为中心,以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秧苗又叫水稻的幼苗,秧苗是水稻种子发芽育秧出来的,水稻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生为水稻的整个过程叫做一个生育期。生育期可分为5个时期: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水稻育苗方式大概分为三种:水田培育秧苗、旱地培育秧苗、抛秧盘培育。现在育苗均由育苗中心来育苗。流程包括发芽试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育苗箱育苗等环节。

幼苗期;品种不一样,温度要求也不一样。幼苗存活的适宜温度为28~32℃,最高温度40-42°,幼苗发芽的最低温度在10~12℃。水稻秧苗一般会在在2-3叶期施首次肥,因为水稻秧苗生长到3叶期前后,水稻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将会全部耗尽,需靠植株根系独立吸收营养,也称之为断奶期不过秧苗一叶一心期的秧根已生长到2-3厘米,开始能够吸收养分,所以首次施肥可稍微提前至2叶期。离乳期是以氨基酸类叶面肥、含氮叶面肥以及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搭配芸苔素内酯的复合配方为主。

水稻在不同的生长期期间它的施肥方法也不同,在水稻秧苗栽种之前要施加基肥(幼苗期、返青期):耕田之前要施足基肥,这样做可以让水稻在生长中有足够的营养可以支撑,一般每亩地施肥量在2000千克左右,可掺入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混合一起,施完肥后在进行耕田,这样可以使养分更均匀。水稻生长的重要时期需要分蘖肥(分蘖期):在栽种秧苗的半个月施加,分蘖期对水敏感,持水量应保持在70%以上,同时阳光充足,提高光合强度。水稻长出枝穗要适量施肥(长穗期):施肥主要以氮素化肥为主,促进茎叶生长,幼穗分化至成穗对水要求很敏感,田间持水量应在90%以上,同时也要光照充足。粒肥(结实期):施肥主要以尿素为主,在抽穗前一周施加,有利于植株生长繁茂减少空瘪果实,但施肥不能过多,此时以攻粒多、粒饱为主,既要保住不脱肥,又不能贪青晚熟。

关于“农民对科学种田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晨星明]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k54.com/shiga/13142.html

(25)
晨星明的头像晨星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晨星明的头像
    晨星明 2025年10月29日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晨星明”

  • 晨星明
    晨星明 2025年10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农民对科学种田是怎么理解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农民对科学种田是怎么理解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晨星明
    用户102911 2025年10月29日

    文章不错《农民对科学种田是怎么理解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