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的人物经历

网上有关“黄良的人物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良的人物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91年,一篇中篇小说《石头记》横空出世,轰动福建文坛,为晋江捧回了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知名作家北村更是在《福建文学》上发表评论《可以期待的努力》称,该小说营造的艺术气氛浓郁,是一篇叙述干净、语言精练、富有清新气息的力作。

人们很快记住了这篇小说以及它的作者———黄良。这个叫黄良的清瘦青年,首开晋江文学作者获福建省文学奖的先河。

其时的黄良,刚满26岁,在晋江县文化馆工作。很少人知道,他此前已经写了整整五年的小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此后,他连续在《福建文学》发表了几篇富有乡土特色的小说,名声大震,加入福建省作家协会,并一跃成为晋江乃至泉州小说界的****。

时至今日,黄良最常被人们提及的仍是他的小说。20年前写过散文《寻找黄良》的福州大学教授、作家施晓宇,在上个月的晋江《星光》创刊百期座谈会上,说起黄良的小说《石头记》和《石雕像》,侃侃而谈,赞赏有加:“《石头记》表达了黄良对故乡土地的热爱及田园牧歌式向往意识的‘诗意诠释’。”

“我不敢用自己的小说,破译我们民族的思思想想,但每次下笔,都试图反映生我养我的晋江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黄良说,写小说,如同盖房子,是件“讨人厌”的事。三十年前,在金井一个临海的村子里,他干过打石、木作、油漆、养鸡、代课老师……那时候,写作几乎成了他在苦闷现实中的唯一精神支柱。

在这个商潮涌动充满财富传奇的闽南小城,无论偏居乡村一隅,还是置身繁华街市,黄良都能枯坐板凳,二十年如一日,静心写出百万字的“人生三部曲”———散文集《人生平台》、小说集《人生误会》、诗集《人生漂流》,以及随笔《原来如此》。2006年《晋江经济报》创刊,他即应邀为《五里桥》副刊撰写专栏,陆续发表了50多篇随笔杂谈言论。杂文《哈哈哈》还获得2007年福建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第17届福建省新闻奖二等奖。

2010年12月,黄良出人意料地以历史散文《林外的青山》再次冲击文坛,并迅速掀起了一阵波澜。南安的一个年轻作家,在《福建文学》看了这篇散文,深为震撼,便骑着摩托车只身上灵源山寻找林外的踪迹。面对文中6000多字跌宕起伏的历史人物,评论家们惊呼:黄良转型了,他从小说转向历史散文。面对这种所谓题材上的跨越,黄良却颇有些不以为然:“我们祖上文化很阔,晋江是全国少数几个千人进士县,又是经济强县,文化更不是沙漠,只是缺少宣传。”作为土生土长的晋江人,黄良对晋江历史文化向来怀有一份很深的敬畏。他打算用两年时间,写十个与晋江有关的历史名人,十篇长散文,以不同视角解读李贽、郑成功、李叔同等,然后结集出版。

“文学如人生,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意味深长。”黄良认为,文学创作对于人世乃至社会而言,少年时,什么都可相信,因为有爱,所以写诗;青年时,大部分会相信,因为有信仰,所以写散文;中年时,大多数不相信,因为有理智,所以写小说;老年时,全部都不相信,因为有思想,所以写杂文。

文艺召集人的文艺梦

1999年,一介书生的黄良,从晋江市博物馆馆长的岗位上调入晋江文联,任专职副主席,两年后主持文联工作。年轻的黄良从此开始了与晋江文联长达十多年的“姻缘”。

从文学青年到文联主席,行政事务多,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但黄良一直不忘抽空读闲书。在读志书、阅史料的过程中,他常常思考,如何把晋江文化输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晋江灿烂的历史文化。2002年至2010年,他先后主持编撰《晋江览胜》《十年辉煌路》《观音韵·茄克风》等介绍晋江风景名胜和经济社会的书籍;2007年,他参与筹划拍摄的电视剧《施琅大将军》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并且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5月中旬,他一手策划的《影响中国的晋江人》将与读者见面。“这些文艺代表作已成为晋江城市文化的醒目标志,提升了晋江的城市人文品格。”黄良说,作为一本描绘晋江各个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书,《影响中国的晋江人》讲述的是古今十八位优秀晋江人的人生沉浮、经历故事,不仅有抗倭名将俞大猷、统一台湾的施琅、绘画大师洪世清、一代诗宗蔡其矫,还有“南洋华侨巨鳄”陈永栽、“晋江商业教父”许连捷、“中国鞋王”丁世忠等。

与此同时,黄良加强了对本土文艺人才的扶持,经多方努力争取,得到晋江市委市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设立晋江市政府星光文艺奖、建立文艺精品创作基金,使得晋江文艺百花园群芳争艳。

“晋江文艺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好作品,与10年前相比是一大跨越。”黄良说,截至目前,晋江各文艺家协会已拥有国家级会员40人,290人为省级会员,6人当选为省级协会的理事,有十几名文艺界人士当选泉州、晋江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晋江形成了一支拥有优秀人才、杰出人才和著名文艺家的文艺大军。各界文艺研究团体亦相继成立。晋江市现拥有各类文艺社团、学会、研究会75个。

人生漂流

诗歌从诞生的时候起,就落下了一个好名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一缕暖流,注入听者和读者心田,人类历史长河,从此波光远影,碧海晴天。古圣先贤,无不是诗坛高手,屈子汨罗江上飞溅着伤心的泪花,陶令东篱下采菊悠然,太白艰难攀行于蜀道,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地寻觅,马致远夕阳西下天涯断肠……我辈吟哦之际,或豁然开朗,或黯然销魂。

———这就是诗歌经久不衰的魅力。

我写诗已近二十年。投入大量激情,堆砌无数文字,企图在晋江诗歌群体谋划一席之地,却时常被诗人兄弟嘲笑。多年前,我在《厦门日报》海燕副刊发表了一首长诗,名字叫做《敬礼,祖国的早晨》,换来稿费足够请一桌。酒席间,兄弟们冷嘲热讽,说是“旧传统,了无新意”。这件事对我的诗歌创作刺激很大,印象太深。至今,某些观点我还是可以接受,但又不愿意苟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之所以在中国大地上生生不息,关键在于一代一代诗人自觉不自觉地把诗歌作为认识人类内心世界,传播承载历史文明的最佳选择。这种说法比较功利,但却是积极而现实的。诗歌因此是大众的、民族的,成为社会各阶层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而现时某些X诗人所谓的现代派、后现代派和死X派、新死X派等创新理论和实践,其核心其实是漠视社会、逃避生活,把自己的心灵孤独地囚禁在鸟笼里。这种思想观点和艺术实践,理所当然地被读者唾弃。那么,诗歌陷入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写诗的比读诗的更多的局面出现了,就毋庸诡辩解释了。理论界乱开处方,下了大量猛药,依然沉疴难治,症结其实不言而喻。愚以为,诗人若常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爱人爱己之心,诗歌复兴就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尚。现代人哪有时间去琢磨这种分行的跳跃式文字?诗歌应该知趣地退出历史舞台。

这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难道会在我们这个时代消亡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认同这种说法。

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这几年,不知是随波逐流,抑或是与时俱进,我竟也跟风于出书热潮,先是2000年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人生平台》,而后是2001年在华艺出版社出版了小说集《人生误会》,如今,诗集《人生漂流》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了,有友人戏称为“人生三部曲”,我岂敢沾沾自喜,如能不被读者视为一堆文字垃圾而当废纸处理,吾心足矣!

一味企求青史留名,不是傻子便是疯子,我愿做一个平凡人。

1、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2、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

3、梁实秋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品:《雅舍小品》、《槐园梦忆》、《英国文学史》。

4、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长乐市(今福州市长乐区)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代表作品:《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

5、萧红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百度百科-老舍

百度百科-鲁迅

百度百科-梁实秋

百度百科-冰心

百度百科-萧红

关于“黄良的人物经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君泽拂风]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k54.com/shiga/13211.html

(25)
君泽拂风的头像君泽拂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君泽拂风的头像
    君泽拂风 2025年10月30日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君泽拂风”

  • 君泽拂风
    君泽拂风 2025年10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黄良的人物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良的人物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991年,一篇中篇小...

  • 君泽拂风
    用户103010 2025年10月30日

    文章不错《黄良的人物经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