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宁夏中卫市市情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宁夏中卫市市情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地理位置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宁夏、内蒙古、甘肃交界地带,东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青铜峡市接壤。南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相连,西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毗邻,地跨东经104度17分—106度10分、北纬36度09分—37度43分,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全市总面积16986.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5922.4平方公里,中宁4084.5平方公里,海原6979.2平方公里。
基本概况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黄河西岸,东临宁夏吴忠市,南接固原市,西与甘肃省白银市接壤,北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总面积14755平方千米。总人口114万人(2003年)。
2003年底设立地级市,市府驻沙坡头区。
市人民政府驻地:沙坡头区滨河西路,邮编:755000。
代码:640500。区号:0955。拼音:Zhongwei Shi。机场:中卫香山机场。
地形复杂多变,南部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北部为低山与沙漠(西北部为腾格里大沙漠),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卫宁平原。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卫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
中卫市行政区划图中卫市 面积14453平方千米,人口114万人(2003年)。
沙坡头区 面积4633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邮编755000。
中宁县 面积2841平方千米,人口41万人。邮编751200。县人民政府驻宁安镇。
海原县面积6979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邮编751800。县人民政府驻三河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地形地貌
中卫市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间。地貌类型分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个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西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卫宁北山面积12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1%,中部卫宁黄河冲积平原10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位于山区与黄河南岸之间的台地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1%,南部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面积119.55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1%。中卫境内有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黄河沿市域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境内流程约182公里,距市区约2公里,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平均过境水量328.14亿立方米,清水河北流注入黄河。 [编辑本段]气候特征
中卫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在7.3~9.5℃之间,年均无霜期159~169天,年均降水量179.6~367.4毫米,年蒸发量1829.6~1947.1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800小时。 中卫城区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4.5℃,年降水量179.6毫米,年蒸发量为1829.6毫米,为降水量的10.2倍。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全年无霜期平均167天,全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 中宁县年平均气温9.5℃,年平均降水202.1毫米,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年蒸发量1947.1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9.6倍。 海原县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为367.4毫米,年蒸发量为1884.7毫米,为降水量的5.1倍,境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平衡,由南向北依次递减,且大多集中在夏、秋季,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市之一。
交通区位
中卫是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包兰、甘武、宝中铁路和2006年已开工建设的中太铁路在中卫交汇,形成“x”形布局,可连通京包线、宝成线、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乌鲁木齐等12个大中城市,中卫市是联系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位于市区西郊的迎水桥铁路编组站是规划中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之一。该站的设立使中卫的铁路枢纽地位直线上升,客流量、物流量逐年增加,已成为西北地区继兰州、宝鸡之后的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中营高速公路(中宁—营盘水)从城市南侧穿过,可连接gz25(丹东—银川—兰州—拉萨)、gz35(青岛—银川)、gz45(连云港—武威—霍尔果斯)三条国道主干线,109国道、101、201省道和中营、中郝、中固3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铁路大桥和2座公路大桥贯通黄河南北,境内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800公里,形成了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新疆—甘肃武威—宁夏中卫—陕西靖边—上海)的输气管道以及2020年前后拟建的俄罗斯、中亚国家到中国的输气管道都从中卫通过,因此中卫市作为联系西北与华北及其它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非常重要。此外,根据国家《“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四条经济带,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重点开发战略。中卫市位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与呼包—包兰—兰青经济带的交汇处,地处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受到银川、兰州、宝鸡、西安等大城市的辐射,宏观区位条件良好。
大家应该都看过最近的一部电视剧《山海情》。这部电视剧的故事发生在宁夏西海固,这里是中国最干旱的地方之一。想了解这个地方吗?你知道会有什么景点吗?
西海固是什么地方
西海固属于黄土高原,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认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准确地说,西海固不是一个行政区,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靖远、隆德、同心(部分地区)的统称。这个地区可以分为两部分:南部和北部。北方是一个非常干燥的地区。好消息是,这里的大多数村庄都有自来水。南部六盘山气候温暖凉爽,是黄土高原上不可多得的绿岛。近年来,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
西海固核心的固原虽然贫瘠,但相对平坦。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边陲小镇,也是古代抵御外敌入侵的咽喉,历史悠久而丰富。
固原
固原的“固”来自西海固。虽然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如今的固原已经迅速转型为北方标准的现代化城镇。贫穷和古城记忆似乎越飘越远。由于丝绸之路的商路经过固原周围,石窟和关隘众多,回族人民多年的生活在这里留下了各种圣地。
固原博物馆
政府西路与西关街交叉口
免费入场,80元讲解(10:00和15:00分别有一场免费讲座)。
每一个去过固原博物馆的人,都不会再把固原当成一个西部的偏僻小镇。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两个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固原厚重的历史在这里开启。博物馆是古色古香的,类似于西安安流行的“新唐风”。门前有个大鼎,院子里有个巨大的文物宝藏——静康铁钟。
博物馆的国宝是一个镀金银锅和一个凸钉玻璃碗,这是两个进口的波斯产品。它们是从北周李习安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这两件宝物属于波斯萨珊王朝的酒具,镀金银壶的浮雕人物。这些图像被分成三组,每组一男一女。它们是具有希腊风格的连载故事,描绘了古希腊特洛伊战争的故事,雕刻精美。指甲玻璃碗薄而透明,呈青绿色,外壁饰有14个凸圆,散发着晶莹温润的光泽。它保存完好,实属罕见。古埃及、罗马、波斯的高档玻璃器皿价值往往高于黄金。当时中土的有钱人为了财富而战,也喜欢用玻璃器皿来彰显自己的奢华。
战国秦长城遗址
注意,这里的秦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不是称霸全国的秦国。现存的一段老长城建于秦赵浩棋年间,西起甘肃静宁,经西吉县江泰堡,横跨固原北部,东至彭阳县。但是别指望看到什么高墙。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小土堆。
从固原坐1路公交车到汽车站,然后往西吉方向走500米左右。向北望去,可以看到辽阔土地上一望无际的老土堆。你也可以乘出租车去城市的西北部。路边两座修好的塔就是遗址所在地。爬到旁边山顶的凉亭,长城遗址的景色会更加壮丽,还能分辨出古篝火遗址和壁垒城。不过这里比较荒凉,最好结伴而行,注意安全。
在崭新的固原寻找古意
固原自古就是可攻可退的军事重镇,是丝绸之路北段关中通往西域的要道。从西汉的安定县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古人称之为“领西凉,喉有力”。直到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史念海仍判定固原城墙“比平遥更好”,但好景不长,“文革”给固原城带来了一片废墟。
更何况,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唯一的古意也几乎消失了。固原内外两壁,平面呈“回”字形,在国内属孤例。矗立在西关大街上的京朔门,曾是古城的北门,与和平门之间还有一段外墙,距离不远。西关街往南一公里就是固原博物馆,对面西湖公园新建的围墙上刻着“原州”二字,似乎在提醒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公园里的土堆遗迹是内城墙的遗迹。
沿着公园前的政府路往东走,老城隍庙位于一个居民区,入口相当隐蔽。这里有三座保存完好的大殿,其中圣母院基本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向南进入人民大街,温岚馆位于园洲第二小学校园内,在内城的拐角平台上。上面的六角三角檐阁阁楼,曾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魁星楼,是明三边总督秦湘为了促进学习而建的。走到程楠路,你可以看到财神大厦。这座塔状的亭子建于明朝。门口的“婺源冲关”是清朝留下的,所在的郭店街当时是繁华的商业街。财神楼西侧的钟楼是近代重建的。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被破坏,只留下宋代的大铁钟,作为战时警报器,以避免损坏。目前存放在固原博物馆。
如果想登顶,可以打车去城东的东岳山或者城西的古岩岭。山不高,但爬起来只要半个小时。从那里可以俯瞰高楼环绕的老城区,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座九面小城的昔日模样。
须弥山石窟
票到48元讲解80元;
8:00~18:00
徐觅山石窟,位于固原西北约55公里,在一个巨大的黄土沟壑。古代叫“石门”,中间有一条小溪叫“石门水”。隋唐时期曾是重要关口,也是佛祖东来、中国丝绸西进的重要门户。最后经传教士和信徒鉴定,因此得名“须弥山”。北魏时期,这里建有佛像,造像工程一直持续到唐末。在此之前,佛像多为泥塑,须弥山被视为石雕的起源地,为后来的龙门和云冈石窟提供了最初的技艺。
景区被一个水库分成两部分:博物馆和石窟。两边离的比较远,要走一段时间。也可以坐付费游览车(往返20元起)直接到石窟。如果步行,进入景区后,沿着水库左侧的栈道,爬上一段石阶,就到了博物馆。该博物馆以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和佛教艺术为主题,展示和介绍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佛教石窟和藏品,以及与释迦牟尼和其他佛教徒有关的故事。虽然大多数展品都是复制品,但场景和多媒体的使用使这些展览相当有趣。不过为了节约能源,博物馆只在旺季开放。博物馆的这一侧也是拍摄须弥山全景的好地方。
参观完博物馆后,顺着路标下山,穿过山谷到达另一边的须弥山。这边有162个石窟。由于自然和人为破坏严重,现存造像完整的石窟只有20多个,集中在从东南到西北的五个区,分别是大佛楼、少年宫、圆光寺、索国寺、桃花洞。
萧关遗址文化园
门票20元
5月至10月中旬8:00~18:00
萧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秦汉四大名关之一。这里曾是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塞,地势险要,关乎国家安危。其实没有确凿的考证证明小关在西海固地区的什么地方。然而,当地政府却将靖远县大湾乡瓦亭村作为小关的旧址,在这里修建了小关遗址文化园,
火石寨,位于西吉县城东北15公里处,以丹霞地貌闻名,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层峦叠嶂,红彤彤,状似火焰,故被当地人称为“火石寨”。除了天赐的自然奇观,还有北魏时期挖掘的洞穴群。它们被雕刻在一个100多米高的悬崖上,从西到东,几乎与徐觅山相连。一般游客游览云台山都是以寺庙石窟为核心。石窟中约有10个洞,有残存的壁画和须弥山石刻等。
从南门进入景区,要走一段路(2公里)到游客中心。这里的风化岩石非常美丽。沿着栈道上山,先路过萨珠岭石窟,大部分都是空的。继续走,你会看到石窟中保存最好的佛殿。然后,当你到达一个陡峭的梯子时,你必须抓住石阶旁边的两条链子,小心翼翼地爬上去。有些台阶接近70度的陡坡。石峰下半部有个石窟,可容纳百余人。石窟主峰周围,奇峰怪石,形态各异。9月和10月是黄金季节,山色葱郁,云层厚重。山下的山谷里红黄相间的树叶和红色的岩石相映成趣,几乎可以忘记周围环境的荒凉。
火石寨地质公园
六盘山横跨陕甘宁三省,历来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是丝绸之路西行路上的第一座山,小关古道就从这里穿过。被称为“关中守护神”,将西北游牧民族拒之门外。一生戎马倥偬的成吉思汗,在这里遗憾地结束了一生。也是红军长征跨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毛泽东在这里写了《清平乐六盘山》。
与宁夏北部荒凉的贺兰山不同,六盘山绿意盎然,但习惯了南方美丽风景的旅行者可能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但在贫瘠的西海固,却是黄土丘陵上一座宝贵的绿岛,风景秀丽,绿树成荫,气候凉爽。所以六盘山对本地人的意义大于远方的客人。
关于“宁夏中卫市市情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班天赐]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k54.com/shiga/1336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班天赐”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宁夏中卫市市情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宁夏中卫市市情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地理位置...
文章不错《宁夏中卫市市情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