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需要记熟

网上有关“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需要记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需要记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 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 ②质量 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 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Q——热量——焦耳(J);

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什么物理现象

汽化升华属于扩散现象,因为扩散现象中汽化升华均是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扩散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的质量迁移现象,主要是由于密度差引起的。分子热运动目前认为在绝对零度不会发生。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展资料:

扩散现象的物理意义: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

用密度不同的同种气体实验,扩散也会发生,其结果是整个容器中气体密度处处相同。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份。

在扩散过程中,气体分子从密度较大的区域移向密度较小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掺和,密度分布趋向均匀。在扩散过程中,迁移的分子不是单一方向的,只是密度大的区域向密度小的区城迁移的分子数,多于密度小的区域向密度大的区域迁移的分子数。

百度百科——扩散现象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酒精分子的不断运动,导致微粒向四周扩散,所以我们可以闻到一些酒的气味。“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指人们能闻到酒香,这主要是因为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在远处就能闻到酒精的香味;

所以这种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的特点:

1、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

2、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扩散现象是宏观现象,是人们可以看见或闻到的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的,它是形成扩散现象的原因。所以,不能把宏观和微观混为一谈,比如,“分子扩散现象”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只能说“扩散现象”或“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例子:比如一阵风吹过,我能感觉到,这说明空气分子在运动,但这不能说明空气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释:因为风的形成,是由空气分子群的定向移动造成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空气分子都在向某个确定的方向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所有的单个空气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

关于“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需要记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接恒菽]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k54.com/shiga/9977.html

(23)
接恒菽的头像接恒菽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接恒菽的头像
    接恒菽 2025年09月16日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接恒菽”

  • 接恒菽
    接恒菽 2025年09月1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需要记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需要记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 接恒菽
    用户091612 2025年09月16日

    文章不错《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需要记熟》内容很有帮助